博客

练贯水

在大练寺境内,曾经涌出被称为“练贯水”的名泉。据说是因曾为开创大津宫的天智天皇的御衣练丝而得名。据说丰臣秀吉也曾造访大练寺,品尝用此水冲泡的茶后大为满意,此后家臣每日都会从京都聚乐第前来取水。另外,该...

犬冢之榉

为净土真宗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莲如上人,从比叡山僧兵发动的真宗迫害之难中逃脱,当逃至大津时,有人企图杀死莲如而在上人的饭菜里下毒。对此毫不知情的上人拿起筷子正要入口时,平日疼爱的小狗突然打翻了饭菜,一口气...

多贺花和善平卫的比翼冢

从前在大津的柴屋町烟花巷有一位叫做多贺花的妓女。与绸缎庄的伙计善兵卫相恋,但以伙计的身份是绝无可能为妓女赎身的。二人认定在世上终究无法相伴而万念俱灰,立下来世之约投身濑田川自尽。二人的尸身浮出石山寺周...

大日山和乳池

根据传说,从前湖北的竹生岛有三座岛,其中之一是从琵琶湖流入濑田川形成陆地的大日山。“大日山”之名的由来是奈良时代的僧人行基,他将整座山视为大日如来的姿态,在山顶部的自然石上雕刻了头部。登山口有“大正四...

明智左马之助渡湖

天正10年(公元1582年)6月2日,明智光秀将主君织田信长打败于京都本能寺。在那之后仅10多天,在同月的13日,光秀在山崎战役中败于羽柴秀吉。这时,占领安土城的光秀女婿明智左马之助在接到岳父噩耗后,...

弘法大师和立木观音

弘仁6年(公元815年),弘法大师空海在诸国行脚时,在大石一带立木山的山腹中发现了一棵发光的灵木。他想:“这一定也是佛的指引”,准备朝灵木走去,却发现眼前是濑田川的激流,怎样也无法渡过而一筹莫展。这时...

田上不动寺的开创

公元859年,智证大师圆珍为寻求建造三井寺的良材进入太神山。圆珍对每晚发出金色光芒的此山感到不可思议,登上山顶后,发现山顶的大岩石上坐着一位老翁。老翁告诉圆珍:“我已恭候大师多时。此山中有发光的灵木,...

俵藤太消灭大蜈蚣

某日,藤原秀乡在经过濑田唐桥时,桥中间一条长达20丈(约60米)的大蛇横在路中。正当大家因恐惧大蛇无法过桥而愁眉不展时,秀乡淡然地跨过了它的脊背。这时大蛇叫住了他说道:“我是濑田川的龙王。从未遇过像你...

脐石

据传这是奈良时代营建保良宫的基石。在当地被用来祈雨,流传着“向雨壶祈愿,并烧烤脐石的话就会下雨”的传说。所谓“雨壶”是指雨壶神社,虽然现在迁移到了近津尾神社的境内,原来的旧社则是在国分团地南侧的山脚下...

云住寺

云住寺与因消灭三上山的大蜈蚣而闻名的藤原秀乡有着很深的渊源。应永15年(公元1408年)10月14日,由秀乡第14代子孙蒲生郡小御门城主蒲生高秀修建,作为供养秀乡的寺院。这里也作为濑田唐桥的守护寺备受...

大练寺

大练寺相传于平安时代的贞观18年(公元876年),由圆海和尚创建。起初为天台宗的寺院,衰退后于庆长年间再度兴盛改宗为曹洞宗。境内留存着据传是为天智天皇御衣练丝时使用的水井,从前曾作为“练贯之井”被列为...

安养寺

安养寺据传是在贞观4年(公元862年)由天台寺门宗的开祖智证大师创建,之后改为净土真宗。作为于危难中解救莲如上人的“替身名号石”旧址,尤其受到真宗信徒的信仰。本尊木造阿弥陀如来坐像据说为平安时代后期的...

华阶寺

华阶寺为净土宗的寺院,起源于天文元年(公元1532年)由僧人西念在传说是藤原秀乡馆旧址的土地上建立的。境内安置着与藤原秀乡有关的“月见石”和“矢根地藏”,他因消灭三上山大蜈蚣的传说而声名远播。矢根地藏...

立木观音(立木山安养寺)

建于眺望鹿跳溪谷的立木山的山腹,位于800级石阶尽头的寺院。 据传该寺起源于弘仁6年(公元815年),弘法大师到访此地时在山中发现一棵发光的灵木,遂将该灵木保持立木形态雕刻成观音像,并建立了一座寺院。...

秋叶神社

秋叶神社的祭神是加具都智命和大国主命二位神明。社内的丘陵是一座建于4世纪末至5世纪初的前方后圆坟,名为茶臼山古坟,全长122.5米,规模位居全县第二。此外,关于秋叶神社的由来有这样一个说法,据说神社的...

田上不动寺

这是位于太神山山顶附近的天台寺门宗的寺院,正式名称为“太神山不动寺”。该寺于平安时代初期的贞观元年(公元859年),由复兴三井寺的智证大师圆珍创建。本尊为圆珍创作的不动尊像。被指定为重要文物的正殿为南...

粟津原战役史迹彰显碑

粟津原战役是指寿永3年(公元1184年)1月20日,在近江国粟津发生的木曾义仲与源义经之间的战役。在之前的六条河原之战中落败的木曾义仲计划向北陆逃跑中途军队溃散,据说到达粟津时仅剩义仲、今井兼平、巴御...

本多神社

本多神社的祭神是备受景仰的本多家中兴之祖本多忠俊、忠次、康俊和俊次。其中,康俊和俊次曾担任膳所藩藩主。本多神社是由旧膳所藩士等有志之士于明治16年(公元1883年)建立的,神纹是本多家的家纹“立葵纹”...

旧大津陆军墓地

明治6年(公元1873年),政府颁布征兵令,要求日本全国青年男性应征入伍。明治8年(公元1875年),编成的陆军步兵第九连队驻扎进了现在御陵町附近的屯所中。自那以后,大津也染上了军都的风貌。而现在,驻...

鹿跳溪谷

濑田川自琵琶湖向南流淌,在田上关津町至下游鹿跳桥一带流入峡谷,河道狭窄。河岸岩石在激流的冲刷下形态千变万化,形成了许多形似水瓶,名为“壶穴”的小洞。关于“鹿跳”一名,据传弘法大师空海来到此地,正为渡河...

大津算盘

在东海道线大谷町至追分町,大津算盘与大津绘和大津缝针等均被视为代表大津的特产进行贩售。大津算盘源于庆长17年(公元1612年),是长崎奉行长谷川藤广的随从片冈庄兵卫在长崎以明朝传入的算盘为参考,凝聚创...

琵琶湖岸遗迹的石墙

在京阪石场站至岛关站沿线,可以看到一条高约50厘米,将铁路与湖岸道路隔开的石墙。这段石墙曾经是琵琶湖岸石墙的顶部,也是围湖造陆之前的水位线。石墙上还残留着下墙用的石阶,看着曾被用来洗衣的石阶,倍感时代...

车石

所谓车石,就是雕刻着车辙印的花岗岩石板。文化元年(公元1804年),人们利用车石耗时两年铺设了一条从大津八丁直通京都三条大桥的全长三里(约10公里)的牛车专用道。但明治以后,随着铁路的开通,石铺路的任...

小舟入的常夜灯

江户时代的大津港有许多名为“关”的卸货点。在船只往来频繁的港口上,人们会在湖岸建起常夜灯指明航路。小舟入的常夜灯建于文化5年(公元1808年),高5.4米。灯的石面上刻着大津守护者“舟方中·小舟入茶屋...

大津宿本阵遗迹

所谓“本阵”,就是江户时代设在驿站内专供大名和公家等高级官员住宿的旅馆。在大津宿有两间本阵,分别是肥前屋九左卫门宅和大坂屋嘉右卫门宅。大津是北国街道与东海道的汇合之地,同时也是重要的湖运枢纽,商业活动...

旧逢坂山隧道

旧逢坂山隧道全长664米,明治13年(公元1880年)京都至大津间的铁路开通时完工。当时的铁路几乎都是在英国人的指导下完成的,旧逢坂山隧道是首条由日本人独自施工建设完成的铁路。大正10年(公元1921...

小关越

小关越位于逢坂越北侧的山中,是一条由三井寺町直达藤尾奥町的捷径。这条小路全长仅有4千米,却自古就是连接京都和近江的交通要道。逢坂越有“大关”,因此小关越与之对应称为“小关”。据镰仓时代的《海道记》记载...

札之辻

札之辻是北国海道和东海道的交叉路口,其名来源于江户幕府在此设立用来公布法令的“高札”。札之辻建有调配驿站人手和马匹的人马会所,附近的八丁筋上旅馆和专供大名住宿的指定旅店“本阵”鳞次栉比。札之辻一带运输...

山中越

山中越是一条路,始于滋贺里,穿过志贺峰,经过山中町,直通京都北白川。山中越又称“志贺山越”,是连接大津与京都两地的最短路线,自平安时代起就是交通要道。山中越是和歌中经常出现的与近江有关的名词,《古今和...

如意越

如意越是一条路,始于三井寺,穿过如意越直通京都鹿谷。如意越自大津翻山而过直达京都,是三井寺的僧侣等常走的捷径。这里也曾是源平争乱、南北朝内乱等战事中两军相会的战场,在《平家物语》和《太平记》都有提及。...

蛭子神社

蛭子神社的祭神是蛭子尊。神社坐落于民宅之间的空地上,入口处配有鸟居和网格栅栏门,内部挡雨棚内有一座“一间社流造”样式的正殿。蛭子神社的由来不详,但根据《大津市志》记载,坂本的榊宫社曾有神木倾倒,人们便...

倭神社

倭神社建立在赤冢古坟的坟丘之上,因此又有”赤冢大明神”的称号。倭神社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史料记载,由来也尚不清楚,但据说神社的祭神是天智天皇的皇后倭姬。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根据传说,赤冢古坟内埋葬着...

马神神社

马神神社又称“兴生相生大神宫”,原址位于大津宿用于调度人马的人马会所属地内,明治43年(公元1910年)迁至现址长等神社境内。根据神社内传说,宽永年间爆发了牛马疫病,大量牛马病死,当地从京都吉田神社迎...

彦田稻荷神社

据说江户时代彦根藩的栈房“佐和藏”位于此地湖岸,彦田稻荷神社就曾供奉于栈房建筑内。废藩置县后,彦田稻荷神社依旧被信奉,并在战后转移至现地。彦田稻荷神社的祭神以彦田稻荷大神为主神,同时还合祭着彦丸稻荷大...

宇佐八幡神社

宇佐八幡神社的祭神是应神天皇,神社位于近江神宫西侧宇佐山的中腹处。据三井寺《寺门传记补录》记载,治历元年(公元1065年),源赖义受到了自行皈依佛门的行观僧正的帮助,在宇佐山建立了宇佐八幡宫的分社。在...

粟津神社

粟津神社有三位祭神,分别是大国主命、田中恒世和粟津开发之祖大导寺田端之介。粟津神社是膳所的总社,广受人们的信奉。 恒世神是与阳炎神一同降临到粟津地区的神明,因为降落在田地之中,所以被称为“田中恒世”。...

户隐神社

户隐神社自古以来就是平津村的镇守,因而受到村民的崇敬。据说神社是在平安时代中期迎请信浓国户隐大明神而建立的,祭神是天手力男神。天手力男神是在记纪神话中出现过的神明,他拉开了天照大神藏身处天岩户的大门,...

山上不动堂

山上不动堂是元庆年间由三井寺之祖智证大师圆珍建立的佛堂。山上不动全称“山上浪切不动尊”,其本尊为佛堂内部悄然伫立着的磨崖佛。磨崖佛上刻有“仁治三年”的铭文,是一尊年代非常久远的石佛。 因与比睿山延历寺...

旧膳所藩烈士之碑

旧膳所藩烈士之碑于昭和7年(公元1932年)10月21日在本多神社境内建立。石碑表彰了由膳所藩的11名尊王攘夷派人士,以及3名脱藩勤王志士组成的14名烈士的殉难事迹。在幕末动乱期,14人因“企图暗杀将...

芭蕉翁经冢之碑

芭蕉翁经冢之碑于安永9年(公元1780年)建于近津尾神社境内的幻住庵旧址前。据传,僧人蝶梦致力于复兴义仲寺,而他的门人们则为了供养松尾芭蕉,在收集来的小石子上每颗只写一个字,组成“一石一字法华经”埋入...

木曾义仲遗迹之碑

天保3年(公元1832年)12月,正逢木曾义仲650年忌日之际,义仲的末裔,即江户幕府的侍医源义长在义仲寺境内建立了木曾义仲遗迹之碑。碑高1.7米,题字“朝日将军木曾源公遗迹之碑”,并刻有撰文。义仲是...

早尾神社

早尾神社坐落于长等山的中腹处,歇山顶样式的正殿中供奉着建速素戋鸣尊。另外,配殿中供奉着猿田彦,正对面左侧的儿大友社中供奉着大友皇子之子大友与多王。根据社内传说,早尾神社始于贞观年间,智证大师圆珍重建三...

大日寺

大日寺坐落于大日山山顶,现在是一座没有住持的“无住寺”。 关于“大日山”名称的由来,据说奈良时代的僧人行基将整座山看做大日如来,并在山顶的岩石上雕刻了如来的头部,因此而得名。但是,山顶上的佛像是一尊秘...

濑田城遗迹

濑田川是琵琶湖唯一的流出河,河上的唐桥是古代的交通要道,也是军事上重要的战略据点。濑田城临桥而建,代代由山冈氏族担任城主。 织田信长的手下山冈景隆作为守护濑田唐桥的城主活跃于战国时代,深得信长的信任,...

潺潺清水

俳圣松尾芭蕉于元禄3年(公元1690年)4月入住幻住庵,使用这泉清水过起了随心所欲自给自足的生活。芭蕉在其俳句代表作《幻住庵记》中写道:“有时来了兴致,取谷中清水自炊。怀想西行庵,清水滴落一片空寂,外...

今井兼平之墓

今井兼平是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将。因对同奶弟兄木曾义仲竭尽忠义而为人熟知。寿永3年(公元1184年),两人被源义经的军队追杀而逃往粟津,途中兼平得知义仲已死,随即拔刀刺喉,落马身亡。兼平悲壮的结局在《平家...

西莲寺

现在的西莲寺是一座净土宗寺院,但根据寺起源记的记载,西莲寺原名为“寺边总堂”,原为石山寺的旧址。西莲寺正殿内安置着被认为是江户时代中期作品的木像阿弥陀如来像。此外,寺院的境内墓地中还有一座比翼冢,相传...

南乡御灵神社

祭神是奈良时代官员兼学者的右大臣吉备真备。据传,南乡御灵神社是在应安6年(公元1373年)2月,迎请京都下御灵神社的分灵建成的。所谓“御灵神社”,是为祭祀因政变等而死于非命的人们的怨灵,并将其奉为防疫...

北大路御灵神社

北大路御灵神社的祭神是弘文天皇,神社与位于西庄的石坐神社互为一体。据传,因为此地距离在壬申之乱中战败的大友皇子的离世之地很近,所以选在此地祭祀。神社的正殿是单间宽檐的“一间社流造”样式,为元禄6年(公...

新宫神社

新宫神社位于伽蓝山南麓名为“寺边之森”的树林中,周围分布着石山寺的建筑。主神是伊弉诺尊和伊弉冉尊。 据传,在壬申之乱中溃败的大友皇子是在石山寺周围自裁的。后人为了祭祀大友皇子及其族人,在石山寺境内建造...

近津尾神社

祭神是誉田别尊,为八幡神的化身。曾被称为“近津尾八满宫”。据传承安3年(公元1173年),后白河院行幸石山寺之时,曾命令石山寺座主公祐僧都在此地建立石山寺的祈祷之宫。 神社境内有因松尾芭蕉借住而闻名的...

国分大冢古坟

国分大冢古坟位于濑田川西岸附近的国分一丁目,是一座前方后圆坟。古坟全长45米,在前面方形部分和后面圆形部分分别设有横穴式石室。国分大冢古坟建于6世纪中期,是湖西地区最晚建成的古坟。 现在,石室已经打开...

鸟居川御灵神社

鸟居川御灵神社的祭神是弘文天皇。据传,在壬申之乱中战败的大友皇子在此处的“隐山”中自裁。白凤4年(公元675年),大友皇子的儿子大友与多王为祭祀其父在天之灵而建造了这座神社。 神社现存的正殿是在江户时...

横尾山一号古坟

横尾山古坟群建于7世纪前半的古坟时代末期,原址位于濑田川左岸,濑田丘陵西侧,从古坟群的30座古坟中出土了须惠器、铁铃、和同开珍古币等多种文物。由于京滋绕道建设需要,古坟群中最大的一号古坟已整体转移至建...

漏刻祭

这是与天智天皇渊源颇深的祭典,在近江神宫和石坐神社举行。 据《日本书纪》记载,天智10年(671年)4月25日,天智天皇在日本首次使用漏刻计时,并用敲钟及打鼓的方式向大津京的民众报时。这一天换算为西历...

琵琶湖开湖仪式

这项仪式从昭和31年(1956年)延续至今,目的是为了向琵琶湖宣告春天来临。 在祈祷湖上安全的同时,感谢水的恩赐,呼吁琵琶湖的环保等。 在湖上游行中,由乘坐主船密歇根号巡游的市长和一日船长主持,将寓意...

奉扇会

在义仲寺翁堂安放的木造松尾芭蕉像手持佛具之一的如意。将如意更换为白扇的仪式就是奉扇会。这是在明和6年(1769年),由无名庵的重建者・僧人蝶梦创立的。 奉扇会当天,在俳句爱好者们会集的翁堂,于芭蕉像前...

蹴鞠祭

这是将“蹴鞠之神”精大明神作为祭神的平野神社的祭礼。 蹴鞠诞生于中国,于飞鸟时代伴随佛教传入日本。之后,在平安时代兴盛起来,作为以贵族为中心的艺能普及开来。 在祭典当日,由京都蹴鞠保存会在正殿前的广场...

篠津神社

这里是篠津神社。 这里自古以来就被供奉作为中庄村的守护神。篠津神社的始建年代不得而知,但根据房梁上雕刻的“康正二年(1465年)”字样判断,此神社在室町时代中期已经建成。供奉的祭神是素盏鸣命。 现在的...

大津祭

这是作为湖国(滋贺)三大祭典之一而闻名的天孙神社的祭礼。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华丽的13台山车伴随着铿铿锵锵的锣鼓伴奏声在各处表演巧妙的人偶,在市区一带巡游。 据《牵山由来觉书》记载,大津祭的发祥是从庆长...

船幸祭

这是“近江一宫”建部大社的祭礼。作为点缀濑田川夏季的盛大祭典,神轿乘坐游船巡视河川,充分体现了水乡大津的特色。这是源自日本武尊东征时率领船队乘风破浪的故事。 祭典当日,从建部大社出发的大小神轿,到达濑...

御手洗祭

这是在唐崎神社举行的夏季祭礼。也被称作“夏越之祓”,为人们驱邪除秽,祈祷健康地跨越炎夏。 在这一天,参拜者向写有名字的纸人偶吹气,将罪业污秽一起流入琵琶湖,穿过设置在境内的茅草环净化自身。到了傍晚,由...

关蝉丸神社

这里是关蝉丸神社。 通常认为,关蝉丸神社是作为平安京东入口“逢坂之关”的镇守神,同时也作为守护街道安全的道祖神而创建的。关蝉丸神社的上社与下社相互分离,上社的祭神是猿田彦命,下社的则是丰玉姬命。天庆9...

唐崎之松

这里是唐崎之松。 唐崎之松是唐崎神社的神木,又被称为“琵琶湖的灵松”。 根据神社内的传说,天正9年(1581年),此处原有的松树因大风而倒下,当时的大津城主・新庄直赖等人因惋惜那棵松树,于是在天正19...

唐崎神社

这里是唐崎神社。 唐崎神社附属于日吉大社。相传始建于持统天皇时代,供奉女别当神。唐崎神社曾被称为“女别当神社”,传说此神社对妇女疾病非常灵验,因此女性信众特别多。此外,唐崎神社自古以来就是消灾除厄的知...

原琵琶湖酒店

这里是原琵琶湖酒店。 昭和9年(1935年),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前来观光,原琵琶湖酒店作为县内首座国际酒店而建立。酒店建筑的设计师是因东京歌舞伎座等建筑而闻名的冈田信一郎,他的设计使钢筋水泥的建筑呈现出...

滋贺县县厅舍本馆

这里是滋贺县县厅舍本馆。 现在的滋贺县县厅舍本馆建筑物是佐藤功一与国枝博共同设计的,于昭和14年(1939年)5月竣工。佐藤功一擅长县厅舍建筑设计,曾参与东京日比谷公会堂的设计,国枝博也是建筑装饰设计...

旧膳所城下町

这里是旧膳所城下町。 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废了大津城,建立了膳所城。一般认为这是为了划分城市的功能,将大津作为商业都市,将膳所作为军事都市发展。 膳所的城下町包括西庄村、膳所村、别保村等五村,东海道也穿...

和田神社

这里是和田神社。 根据社内传说,和田神社始建于白凤34年(675年)。祭神是掌管水的高龗神。建立初期曾被称为“元天皇社”或“八大龙王社”。和田神社曾在江户时代被膳所城下町五村之一的木下村作为氏族神崇拜...

穴太废寺遗迹

这里是穴太废寺遗迹。 穴太废寺遗迹是大津京关联遗迹之一,是于大津京以北的穴太地区发现的寺院遗迹。 昭和59年(1984年)的考古调查研究表明,此废寺遗迹拥有两套建造时期不同的伽蓝配置。始建时期的伽蓝配...

正法寺

这里是正法寺。 正法寺建于京都与滋贺边界海拔443米的岩间山山腹,全称“岩间山正法寺”。作为西国三十三所观音灵场的第十二号札所而闻名。正法寺始建于养老6年(722年),来此地修行的泰澄法师将千手观音安...

南滋贺废寺遗迹

这里是南滋贺废寺遗迹。 南滋贺废寺遗迹是大津京关联遗迹之一。 昭和初期,为了探明大津京的具体位置而同时对南滋贺废寺遗迹和崇福寺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调查。南滋贺废寺遗迹的伽蓝配置与飞鸟地区(奈良县)的川原...

志贺大佛

这是志贺大佛。 志贺大佛位于连接都城与近江的志贺越道沿途,是一尊石雕大佛。 巨大的花岗岩上雕刻着高达3.1米的阿弥陀如来坐像。志贺大佛体势庄严,面部表情自然流露出温柔的神态,是镰仓时代(13世纪左右)...

大津绘

大津绘是在江户时代初期的宽永年间(17世纪前半)于东海道大津宿的大谷町及追分町售卖的一种民间绘画,因朴素悠然的线条与幽默而富有寓意的主题等而颇受众人青睐。 正如松尾芭蕉所说,“大津绘师一支笔,正月年初...

大津百町馆

这里是大津百町馆。 江户时代,大津因为驿站街区、港口区和园城寺(三井寺)的周边发展而非常繁华。元禄年间(17世纪后半期),大津已经成为了町数100余町,人口1万8千多人的繁荣商业都市。因其繁华景象而得...

大津祭曳山展示馆

这里是大津祭曳山展示馆。 大津祭是湖国三大祭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锣鼓笛声的伴奏中,13台华丽的山车自京町三丁目的天孙神社启程,在市街一带游行。大津祭中使用的山车皆为江户时代制作,其特点是...

崇福寺遗迹

这里是崇福寺遗迹。 崇福寺是奉天智天皇之命,为了镇守大津京而建成的寺院。通常认为崇福寺是在大津京迁都的翌年(668年)建成的,因此近年,崇福寺遗迹作为解开大津京所在地之谜的关键而备受瞩目。 从京阪电铁...

百穴古坟群

这里是百穴古坟群。 百穴古坟群坐落于滋贺里的山中,位于志贺越道的沿途上。古坟群中的古坟皆因风化侵蚀而损毁,但依旧保持着半圆形横穴式石室的样式,形成一个个直径10米左右的小圆坟。从石室的构造推断,古坟群...

栗津晴岚

为近江八景之一。在描绘从东海道的膳所到濑田一带松并木景象的“栗津的晴岚”中,因强风让枝叶有着像是喧闹的感觉关系,所以被称作为“晴岚”。现在走在将“栗津的晴岚”之风景复元的松并木的步道,可沿着湖岸慢慢散...

幻住庵蹟

1685 年,松尾芭蕉初次拜访大津后,就深深爱上了大津风光,在此也拥有着许多门徒。在近津尾神宫近内的幻住庵,是芭蕉的门徒之一,菅沼曲水修改了叔父的庵宅后提供给芭蕉居住的地方。之后芭蕉在此撰写了文学历史...

濑田的唐桥

濑田的唐桥,同时也被称作为“势多桥”。作为古代的壬申之乱时激战的舞台被人所知。之后,由于作为从东国经濑田川到京都的唯一一座桥关系,成为交通要所。每每在战争时成为军事目标,在历史上遭遇烧毁的苦头。但因为...

石场的常夜灯

石场的常夜灯是1845年所完成。作为从石场到对岸的矢桥间的渡船记号使用。高8.4 米的大型常夜灯的基坛上,刻有大津,京都,大坂等渡船们的姓名。之前被放置在大津警察署中,昭和43年时迁移至县立琵琶湖文化...

石坐神社

石坐神社据传是在天智天皇时所创建。神社中所祭祀的神明分别为天智天皇,弘文天皇等,是在“延喜式”中也有记载的古社。另外也称作为八大龙王社, 也有祭祀着水神。石坐神社之名,是因为在以前是位于御灵殿山中的一...

膳所城蹟

膳所城是1601年所建筑的城堡,别名为石鹿城。本丸为突出到琵琶湖的水城构造,作为膳所蕃主本多家6万多石的居住城堡,以其雄姿为荣。1870年废城后,其城门等遗构等,分别移筑至大津市内的数十座神社中。本丸...

膳所神社

传说膳所神社士在奈良时代所创建。平安时代末期到室町初期左右,来自各诸将的笃定信仰,在神社的记传中有记录着由丰臣秀吉以及秀吉的夫人北政所,德川家康等所赠送的神器。表门是在1870年时,同明治维新时废城的...

芦花浅水庄

芦花浅水庄是膳所出身的近代日本画坛的巨匠,山原春举的别邸。(建筑物为重要文化财产)。别墅内建立了一座祭祀老师森宽斋等的记恩堂,庭园是传统的山筑以及排列复杂的石组,因采用所得意的风景画手法关系,以最大限...

大津京蹟

大津京(大津宫)是天智天皇在667年时将首都迁至于此,5年后的672 年时因壬申之乱而灭亡的短命首都。实际的城宫位置长年被议论著,直到昭和49年时,在锦织之地发现大规模的临时搭建的建筑物遗迹,经判断为...

皇子山古坟群

皇子山古坟群是滋贺县少数的前方后方坟(1号坟,为4世纪后半)以及圆坟(2 号坟,3世纪末左右)。现在的1号坟的东斜面覆盖着像是当初建造时的葺石,也逐步进行古坟公园的整备。目前到古坟顶上已经可以通行。为...

大津市历史博物馆

这里是大津历史博物馆。 近邻着京都作为文化都市而发展的大津,拥有着全国第三的国家指定文化财产的件数。 大津历史博物馆于平成2 年开馆,主要目的是公开展示着目前所收集,保管,调查研究的多数流传下来的文化...

弘文天皇陵

在记录中有提到,672年时,因壬申之乱关系战败给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的大友皇子(天智的皇子)就在山前这地方自杀身亡。之后,虽然大友皇子在长久岁月中并不被承认为天皇,但却在1870年时终于被赠予“...

天孙神社

天孙神社是有着桓武天皇由来的海运神,因每年10月的“大津祭”而知名。同时也被称为“四宫神社”由来是因为内部祭祀着,彦火火出见尊、国常立尊、大名伴遅尊、帯中津日子尊等四大神明。另外,也有一种说法是指彦火...

建部大社

建部大社位于濑田唐桥约东边约500米。有着近江第一宫之称,是拥有着许久历史与渊源的全日本屈指的古社。大社内祭祀的神明为日本武尊。在奈良时代从神崎郡建部乡迁移制濑田大野山(所在不明),之后,由建部氏迁座...

三尾神社本殿

这里是三尾神社 这里的缘起是在太古时代时因伊弉诺尊作为长等山的地主神降临在此。 伊弉诺尊一直都挂着的红白黑三条腰带,其样子有点像是拖着三条尾巴关系而被取名为“三尾大神”。作为“MIO”让当地人喜爱。举...

长等神社楼门

这里是长等神社楼门。 明治39年所建立。 此楼门是依据室町时代的样式而成是明治时代的楼门代表作品。 被柱子所包围的中央为出入口成为三间一户的样式。屋檐为歇山屋顶建筑样式,桧皮葺的构造,在楼门中是属于小...

长安寺宝塔

这是位于从旧东海道往西走地长安寺境内的石造宝塔。高约3.3米。八角形的石台上放置着壶状的塔身而上面摆着六角形的笠石。是其他宝塔中未见过的样式。据万寿2年的“关寺缘起”中提到,在这块地进行关寺复兴之时,...

近江神宫

将天智天皇做为主祭神的近江神宫。为了祭祀开创大津宫的天智天皇,在相当于皇纪2600年的1940年时,在宫迹的附近建造了此神宫。传说神宫营造时得到了多数滋贺县民的捐献。现在,境内的计时博物馆(一般公开)...

琵琶湖疏水

位於京阪電車三井寺站旁的北側為疏水運河。主要是提供京都飲用水,灌溉,水運,發電為目的,於1885年開工,經歷過5 年的歲月於完工。(第2疏水則是在1912年完工,全線皆為隧道延長7.4km)。總長為1...

大津市旧大津公会堂

自昭和9年建设完成的“大津公会堂”以来,名称以及用途虽然经过变更但作为市民的交流广场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昭和60年开始,名为大津市社会教育会馆以作为社会教育的据点而被利用着,不过因为设施老化以及耐震问...

义仲寺

在江户时代中期为止,这里是埋葬着木曾义仲的小小坟墓。之后,因周围的美丽景色而深深爱上这里的松尾芭蕉(1644-1694)经常到访,在大坂去逝的芭蕉透过其遗言,据传在这里盖了座芭蕉的墓。 境内中立着许多...

茶臼山古坟

位于茶臼山中间,是滋贺县第二规模大的大古坟以被指定为国家史迹。 据传是彦坐王与大友皇子一族的坟墓,但实际的被葬者并不明。 坟丘全面是被石块给覆盖着,周围为圆筒土俑,后圆部的顶上也可以看得到土俑。...

逢坂山关蹟

约在京坂电车大谷站东方100m,沿着国道一号上有个“逢坂山关迹”的纪念碑。逢坂越曾经是京都与东国和北国连结的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这三个主要道路的集中点之交通要冲。自古开始就是以贵族,武将为首,文人墨...

大津城蹟

在安土桃山时代时,丰臣秀吉为了代替坂本城在这里新筑了大津城。 现在城迹碑所在的位置是本殿的遗迹,可以想像出之前的城区是占了有多大的面积。1980年时发掘出应该是围城的石墙遗迹,而大津祭曳山展示馆旁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