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大津事件紀念碑

這裡是大津事件紀念碑。 明治24年(1891年),來日訪問的俄國皇太子尼古拉在遊覽大津湖時,突然遭到警衛員津田三藏的刺殺襲擊,史稱《大津事件》。大津事件紀念碑便是在大津事件發生地建立的紀念碑。 明治政...

堂上遺蹟

該遺蹟位於近江國廳遺蹟的西南方,在一個可以俯瞰瀨田川的小丘上。在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有基石的瓦片屋頂建築群的遺蹟以及具有特殊隔間的立柱建築群的遺蹟。此地是交通要塞,位於通往東海道和信樂的分岔點,從刻有承...

近江國廳遺蹟

這是位於瀨田川東側,從三大寺地區到大江6丁目一帶的國廳遺蹟。國廳是指在律令制度下在全國設立的68個政府機構,這些機構是地方政務的中心,由從都城派來的國司主導。 透過考古發掘,已經確定為近江國廳的遺蹟,...

西羅古墳群

一號墳是一座獨特的前方後圓墳,全長46公尺、高7公尺,被稱為「扇貝式」。墳丘上鋪有葺石,據考證建於5世紀。從保存區域的東南端的階梯可以登上墳頂。而二號墳則是一座單邊長30公尺的方墳,距離一號墳東南方約...

春日山古墳群

這是湖西地區數一數二的大規模古墳群,位於堅田丘陵的東端,由200多座古墳構成。這個古墳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世紀中期的前方後圓墳樣式的春日山古墳,然後在6世紀後半期開始集中興建,一直延續到7世紀初。埋葬...

衣川廢寺遺蹟

在昭和50年(西元1975年)進行的發掘調查中,發現了兩處建築遺蹟,被認為是塔和金堂,以及一處瓦窯遺蹟。根據出土的屋頂圓瓦和屋頂平瓦等進行判斷,這座寺院被認為是建於7世紀中期,是滋賀縣最古老的寺院。 ...

唐臼山古墳

這是位於水明1丁目丘陵尾根筋上的古墳。墳丘已經流失,石室受損而露出。石室尺寸現為南北5.75公尺,寬度1.5公尺,高度為1.7公尺。石室內鋪設有玉石,根據從玉石上發現的須惠器的碗和碗蓋,推測這座古墳建...

石亭翁登遊碑

這是寬政12年(西元1800年)3月,為紀念木內石亭的喜壽在石山寺參道建立的。石亭是巡遊諸國收集、研究奇石的民間礦物學者,他作為日本考古學鼻祖而享有盛名。據說石山寺中有一塊叫做白瑪瑙的罕見奇石,同時得...

鍋塚之碑

這是將松浦五四郎愛用的鍋埋藏並建立的石碑,他是幕末至明治維新時期探險家。明治16年(西元1883年)7月建立,立於三井寺觀音堂西方的台地。 弘化元年(西元1844年),松浦進入蝦夷地對全島進行探險和調...

島崎藤村詩碑

明治26年(西元1893年),22歲的藤村因戀愛之事煩惱辭去教職,仰慕芭蕉及西行的遺蹟前往關西開啟了漂泊之旅。同年2月上旬赴石山寺參拜,進獻《哈姆雷特》一冊向紫式部之靈祈禱。石碑上雕刻的「湖面詩神 若...

粟津原戰役史蹟彰顯碑

粟津原戰役是指壽永3年(西元1184年)1月20日,在近江國粟津發生的木曾義仲與源義經之間的戰役。在之前的六條河原之戰中落敗的木曾義仲計劃向北陸逃跑中途軍隊潰散,據說到達粟津時僅剩義仲、今井兼平、巴御...

舊大津陸軍墓地

明治6年(西元1873年),政府頒布徵兵令,要求日本全國青年男性應召入伍。明治8年(西元1875年),編成的陸軍步兵第九連隊駐紮進了現在御陵町附近的屯所中。自那以後,大津也染上了軍都的風貌。而現在,駐...

琵琶湖岸遺蹟的石牆

在京阪石場站至島關站沿線,可以看到一條高約50公分,將鐵路與湖岸道路隔開的石牆。這段石牆曾經是琵琶湖岸石牆的頂部,也是圍湖造陸之前的水位線。石牆上還殘留著下牆用的石階,看著曾被用來洗衣的石階,倍感時代...

大津宿本陣遺蹟

所謂「本陣」,就是江戶時代設在驛站內專供大名和公家等高級官員住宿的旅館。在大津宿有兩間本陣,分別是肥前屋九左衛門宅和大坂屋嘉右衛門宅。大津是北國街道與東海道的匯合之地,同時也是重要的湖運樞紐,商業活動...

車石

所謂車石,就是雕刻著車轍印的花崗岩石板。文化元年(西元1804年),人們利用車石耗時兩年鋪設了一條從大津八丁直通京都三條大橋的全長三里(約10公里)的牛車專用道。但明治以後,隨著鐵路的開通,石鋪路的任...

札之辻

札之辻是北國海道和東海道的交叉路口,其名來源於江戶幕府在此設立用來公布法令的「高札」。札之辻建有調配驛站人手和馬匹的人馬會所,附近的八丁筋上旅館和專供大名住宿的指定旅店「本陣」鱗次櫛比。札之辻一帶運輸...

芭蕉翁經塚之碑

芭蕉翁經塚之碑於安永9年(西元1780年)建於近津尾神社境內的幻住庵舊址前。據傳,僧人蝶夢致力於復興義仲寺,而他的門人們則為了供養松尾芭蕉,在收集來的小石子上每顆只寫一個字,組成「一石一字法華經」埋入...

木曾義仲遺蹟之碑

天保3年(西元1832年)12月,正逢木曾義仲650年忌日之際,義仲的末裔,即江戶幕府的侍醫源義長在義仲寺境內建立了木曾義仲遺蹟之碑。碑高1.7公尺,題字「朝日將軍木曾源公遺蹟之碑」,並刻有撰文。義仲...

舊膳所藩烈士之碑

舊膳所藩烈士之碑於昭和7年(西元1932年)10月21日在本多神社境內建立。石碑表彰了由膳所藩的11名尊王攘夷派人士,以及3名脫藩勤王志士組成的14名烈士的殉難事蹟。在幕末動亂期,14人因「企圖暗殺將...

今井兼平之墓

今井兼平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因對同奶弟兄木曾義仲竭盡忠義而為人熟知。壽永3年(西元1184年),兩人被源義經的軍隊追殺而逃往粟津,途中兼平得知義仲已死,隨即拔刀刺喉,落馬身亡。兼平悲壯的結局在《平家...

瀨田城遺蹟

瀨田川是琵琶湖唯一的流出河,河上的唐橋是古代的交通要道,也是軍事上重要的戰略據點。瀨田城臨橋而建,代代由山岡氏族擔任城主。 織田信長的手下山岡景隆作為守護瀨田唐橋的城主活躍於戰國時代,深得信長的信任,...

橫尾山一號古墳

橫尾山古墳群建於7世紀前半的古墳時代末期,原址位於瀨田川左岸,瀨田丘陵西側,從古墳群的30座古墳中出土了須惠器、鐵鈴、和同開珎古幣等多種文物。由於京滋繞道建設需要,古墳群中最大的一號古墳已整體轉移至建...

國分大塚古墳

國分大塚古墳位於瀨田川西岸附近的國分一丁目,是一座前方後圓墳。古墳全長45公尺,在前面方形部分和後面圓形部分分別設有橫穴式石室。國分大塚古墳建於6世紀中期,是湖西地區最晚建成的古墳。 現在,石室已經打...

穴太廢寺遺蹟

這裡是穴太廢寺遺蹟。 穴太廢寺遺蹟是大津京關聯遺蹟之一,是於大津京以北的穴太地區發現的寺院遺蹟。 昭和59年(1984年)的考古調查研究表明,此廢寺遺蹟擁有兩套建造時期不同的伽藍配置。始建時期的伽藍配...

南滋賀廢寺遺蹟

這裡是南滋賀廢寺遺蹟。 南滋賀廢寺遺蹟是大津京關聯遺蹟之一。 昭和初期,為了探明大津京的具體位置而同時對南滋賀廢寺遺蹟和崇福寺遺蹟進行了考古發掘調查。南滋賀廢寺遺蹟的伽藍配置與飛鳥地區(奈良縣)的川原...

崇福寺遺蹟

這裡是崇福寺遺蹟。 崇福寺是奉天智天皇之命,為了鎮守大津京而建成的寺院。通常認為崇福寺是在大津京遷都的翌年(668年)建成的,因此近年,崇福寺遺蹟作為解開大津京所在地之謎的關鍵而備受矚目。 從京阪電鐵...

百穴古墳群

這裡是百穴古墳群 百穴古墳群坐落於滋賀里的山中,位於志賀越道的沿途上。古墳群中的古墳皆因風化侵蝕而損毀,但依舊保持著半圓形橫穴式石室的樣式,形成一個個直徑10公尺左右的小圓墳。從石室的構造推斷,古墳群...

幻住庵蹟

1685 年,松尾芭蕉初次拜訪大津後,就深深愛上了大津風光,在此也擁有著許多門徒。在近津尾神宮近內的幻住庵,是芭蕉的門徒之一,菅沼曲水修改了叔父的庵宅後提供給芭蕉居住的地方。之後芭蕉在此撰寫了文學歷史...

膳所城蹟

膳所城是1601年所建築的城堡,別名為石鹿城。本丸為突出到琵琶湖的水城構造,作為膳所蕃主本多家6萬多石的居住城堡,以其雄姿為榮。1870年廢城後,其城門等遺構等,分別移築至大津市內的數十座神社中。本丸...

大津京蹟

大津京(大津宮)是天智天皇在667年時將首都遷至於此,5年後的672 年時因壬申之亂而滅亡的短命首都。實際的城宮位置長年被議論著,直到昭和49年時,在錦織之地發現大規模的臨時搭建的建築物遺跡,經判斷為...

皇子山古墳群

皇子山古墳群是滋賀縣少數的前方後方墳(1號墳,為4世紀後半)以及圓墳(2 號墳,3世紀末左右)。現在的1號墳的東斜面覆蓋著像是當初建造時的葺石,也逐步進行古墳公園的整備。目前到古墳頂上已經可以通行。為...

弘文天皇陵

在記錄中有提到,672年時,因壬申之亂關係戰敗給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的大友皇子(天智的皇子)就在山前這地方自殺身亡。之後,雖然大友皇子在長久歲月中並不被承認為天皇,但卻在1870年時終於被贈予「...

長安寺寶塔

這是位於從舊東海道往西走地長安寺境內的石造寶塔。高約3.3米。八角形的石台上放置著壺狀的塔身而上面擺著六角形的笠石。是其他寶塔中未見過的樣式。據萬壽2年的「關寺緣起」中提到,在這塊地進行關寺復興之時,...

茶臼山古墳

位於茶臼山中間,是滋賀縣第二規模大的大古墳以被指定為國家史蹟。 據傳是彥坐王與大友皇子一族的墳墓,但實際的被葬者並不明。 墳丘全面是被石塊給覆蓋著,周圍為圓筒土俑,後圓部的頂上也可以看得到土俑。...

逢坂山關蹟

約在京阪電車大谷站東方100m,沿著國道一號上有個「逢坂山關跡」的紀念碑。逢坂越曾經是京都與東國和北國連結的東海道,東山道,北陸道這三個主要道路的集中點之交通要衝。自古開始就是以貴族,武將為首,文人墨...

大津城蹟

在安土桃山時代時,豐臣秀吉為了代替坂本城在這裡新築了大津城。 現在城跡碑所在的位置是本殿的遺跡,可以想像出之前的城區是佔了有多大的面積。1980年時發掘出應該是圍城的石牆遺跡,而大津祭曳山展示館旁邊的...

筒井淨廟塚

傳說這裡是1180年後白河法皇的皇子.以仁王與源三位賴政在反叛了平清盛時,聽從其命令在宇治橋的合戰中奮鬥的三井寺僧兵.筒井淨妙房的古蹟。這奮戰過程也被描寫在「平家物語」中,也是京都祇園祭的台車「淨妙山...

三尾影向石

從勸學院的四個交叉口開始沿著參道前往山的附近時,在被井筒形的石頭包圍的中央,鎮座著一顆很大的石頭。據傳這個磐座上曾有三尾明神的降臨關係因此被稱作為三尾影向石。三尾明神是長等山的地主神,作為三井寺南院的...

松尾芭蕉句碑

極為熱愛近江之地的松尾芭蕉(1644-1694年),於1691年中秋明月之日在膳所的義仲寺所舉辦的俳句會中,吟留下「今日之美月,像是敲打著三井寺之門」名句。此句碑是1994 年11月15日為了紀念芭蕉...

郎澄律師大德遊鬼境

為了紀念,致力於收集,整理石山寺的經典與聖教的学僧朗澄律師之偉業,於1999 年時所建造了此庭園。朗澄律師曾發誓自己在死後也會變成鬼魂守護著石山似的經典與聖教。在「石山寺緣起繪卷」中也記錄了,朗澄律師...

蜆貝塚之碑

這是紀念代表近畿地區的繩文時代早期的遺跡「石山貝塚」的石碑。在這貝塚一帶中,發現了居住遺跡同時也出土與了人骨,石器,骨角器,繩文土器等物品。...

紫式部像

為於境內後的源式苑一角的紫式部銅像。據傳當她來到時山寺參拜休息時,在這裡有了日本著名文學「源氏物語」構想。...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石佛像)(補陀落山)

從雕刻著觀音菩薩的居住地「補陀落山」的石碑開始,沿著無憂園的山道一旁,依據西國三十三所禮所觀音靈場的順序排列著其觀音像,讓參拜著可以輕鬆的完成西國巡禮。...

紫式部的供養塔(三重寶篋印塔)

就正好在經藏旁,與松尾芭蕉的句碑並列的就是傳說中的紫式部供養塔。 有著三重的傘狀物的寶篋印塔是座非常珍貴的層塔。最初重的四面中雕刻著佛像的浮雕。代替著塔刹罩上著珠寶。高度為2.6米為鎌倉時代的作品。...

芭蕉的句碑

這詩碑上刻著與收入在芭蕉親筆撰寫的「芭蕉自畫贊句」(石山寺所藏)中,芭蕉所吟的「晨起正朦朧,紫雲繚繞霧升騰,杜宇叫聲聲。」詩句相同。高為1.7米的圓柱位於前往多寶堂的連續階梯下,與紫式部供養塔並列站立...

三重寶篋印塔

就正好在經藏旁,與松尾芭蕉的句碑並列的就是傳說中的紫式部供養塔。 有著三重的傘狀物的寶篋印塔是座非常珍貴的層塔。最初重的四面中雕刻著佛像的浮雕。代替著塔刹罩上著珠寶。高度為2.6米為鎌倉時代的作品。...

那須與一的地藏尊

通往本堂石階下有一個小小的祠廟,裡面安置著「那須與一地藏」。這是在整修境內參道時於本堂正下方處被發現,之後移到現在的位置被祭祀著。據傳這座地藏是在「平家物語」中因射穿了扇子上最細微的上端而聞名的「那須...

源賴朝龜谷禪尼供養塔

在多寶塔西北並列著兩座寶篋印塔,傳說右邊為源賴朝,左邊為龜谷禪尼的供養塔。 龜谷禪尼為源賴朝的第二個妻子的乳母,也是在石山寺的毘沙門天鐘祈求戰勝之願望中原親能的妻子。傳說剃髮後住在石山時稱為石山之尼,...

靈仙三藏碑

靈仙,出身於近江坂田,是唐朝唯一一位翻譯佛典的日本僧侶。這歷史是在石山寺一切經中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一卷的卷末中得知。因這緣份且為了紀念靈仙的偉業,昭和55 年4月時在石山寺中建造了無憂園。有著高...

天智天皇採石場遺跡

在本堂正面下方的採石場遺跡區中,天然紀念物「硅灰石」沿著道路露出外,也有著15個採石過的痕跡。近年在調查後可知,這裡所採出來的石頭是做為飛鳥的川原寺中金堂(猜測為7世紀前半左右創建)的基石。另外,從寺...

比良明神影向石

過了繳納參拜料金所後,位於明王院前的比良明神影向石是良辯僧正與比良明神初次見面的場所。 「石山寺緣起繪卷」中記載著,聖武天王任命東大寺的僧侶-良辯僧正去調度興建東大寺大佛所需要的黃金,正當良辯僧正在金...